首页 > 日常生活->古诗《竹石》郑燮怎么读(探究郑燮如何诵读古诗《竹石》)

古诗《竹石》郑燮怎么读(探究郑燮如何诵读古诗《竹石》)

***不贱渐渐贱+ 论文 9923 次浏览 评论已关闭

探究郑燮如何诵读古诗《竹石》

背景介绍

古诗《竹石》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作,被誉为“诗中绝艳品”。其中有一句诗“石榴开处,百子俱见”,曾被多数人口诵,甚至误读。而唐代文学家郑燮也曾为此撰写过一篇文章,阐明正确的诵读方式。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诵读《竹石》这首古诗呢?

正确读法

在郑燮的文章中,他指出:“百子俱见一字可入可不入,倍字必须加,主书有断续处似,有启其冲处实,有歇其句而照理,并不恋声旁干,是常常忘其诗人的教训,以为安顿有常规,非如是者难盥漱。” 从郑燮的这段话来看,他认为《竹石》应该是“百子俱见,倍字必须加,主要注意断句和启齿冲音的地方,不要为了追求音节美而牺牲掉意境。”

意境描述

理解了正确的诵读方式之后,我们来看看古诗《竹石》所描绘的意境。这首诗描写的是在竹林中有一块大石头,在石头旁开着一个石榴,当石榴熟透时,石榴皮会自己裂开,里面的数百个籽粒会一起跳了出来。王之涣通过对石榴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友谊、真情的追求。石榴裂开时无需引导,而是自己互相着力,这正如王之涣同朋友们之间真挚的感情,不需言语细节的刻意布局,大家自然就会互相关照,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真情。 总之,在正确的诵读方式下,我们才能更好的领略诗歌的意境,更好的感受作者对人类生活和情感的描绘,也才能更好的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益。

结语

唐代文学家郑燮从他的文章中告诉我们,诗歌之美不在于声音美,而是在于音与意之美。我们要正确地诵读《竹石》,不要为了追求音节美而牺牲掉意境,理解了正确的诵读方式并加以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体会到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的魅力。